隨著越來越接近過年時間,

好多人都已經計劃好過年要去賞雪或是寒假要去日本韓國玩,

所以最近這麼問題我好常被問,

大概大家也都知道我是個夏天去哪都會遇到颱風冬天去哪就會遇到下雪的衰鬼,

遇到這種問題不管朋友還是客人會來問我XDDD

只能說我真的很有經驗啊,

去韓國帶貨遇到就算了,

連這次跨年連假去九洲(日本的南部!!!)也可以遇到,  

所以這個問題問我就對了啊(推眼鏡)

 

下雪很浪漫沒有錯,

IMG_9771  

但是不要忘記雪跟雨一樣淋久了會溼,

在零度左右的天氣裡把自己弄濕一點都不爛漫。

 

IMG_9914 IMG_9932  

雪景很美沒有錯,

但滿山滿谷的積雪會反射陽光,

要記得太帶陽眼鏡不然眼睛會受傷。

踩在積滿雪的雪地裡其實很安全不太會滑,

要是這種快融化的積雪最可怕,

馬上告訴你如屢薄冰怎麼寫,

看到路面上融到半透明只剩下薄薄的一層冰要最小心,

連我穿澳洲來的ugg(還是挑有防滑的那種材質)或是膠底球鞋都滑來滑去了,

這點請大家要切記小心噢!

 

簡單整理幾個重點給大家參考一下:

1.首先要看行程而定:

如果都是跑戶外觀光景點,

戶外通常空曠風比較大又比較冷,

當然就是穿越厚包緊一點越好,

若是室內shopping行程,

建議一定要洋蔥式穿法,

因為通常這些國家室內都有暖氣,

進了室內可以輕鬆穿脫適應溫度,

尤其是韓國室內的暖氣常常暖到讓你生氣(好吧應該是我脾氣比較差XD)

這時候你若穿了一條超厚的褲子又無法脫掉會毀了你shopping的好心情,

適當厚度的褲子就很重要了(老樣子歡迎參考本月份的保暖下半身介紹文

 

2.配件很重要:

帽子,圍巾,手套,

這三樣東西很重要!

IMG_9829

通常我會選擇這種很大條的圍巾,

圍起來也可以把它當口罩用,

就不用再另外戴口罩防寒了,

進室內要穿脫的東西已經很多了能少一樣就是一樣

 

有的時候是氣溫低但是沒有風,

IMG_9919  

像是我當天的狀況~

有點冷又好像不是那麼冷,

但是冰凍的氣溫還是會讓手整個凍僵到快無法動彈

這時候沒有圍巾是ok的但是沒戴手套就很難過,

反正就都帶著,

大外套的口袋通常都塞得進手套的不嫌麻煩

 

帽子的話除了保暖還有一個很重要的點,

就是我的頭髮在冬天到了不管韓國還是日本都是瘋狂靜電完全失控的黏在我的臉上,

跟很會弄頭髮的日本妹比起還我根本就是個瘋子,

所以我選擇戴帽子不處理這件事情

 

噢忘了還有一個重要的配件,

那就是襪子!

不要被日本雜誌街拍的妹給騙了,

她們就算連在下大雪的北海道都可以不穿任何褲襪裸露腿在外面趴趴走,

我們是屬於熱帶國家的台灣人體質還是有差的,

想露腳踝講求比例的也記得要配上一雙可愛的襪子,

IMG_9890  

厚的襪子也非常非常重要,

但是透氣度也要有歐!

不然一樣到了室內你的腳會一直在靴子裡飆汗超級不舒服的

 

3.洋蔥式穿法:

基本上我個人騷屁股愛漂亮,

不喜歡穿羽絨外套看起來很臃腫的感覺,

寧可穿很多件很多層也要穿漂亮的大衣外套

非常推薦大家一定要穿一件發熱衣衛生衣當打底,

我很喜歡uniqlo的發熱衣(衣櫃裡大概有13件)

夠薄夠貼身洗了也容易乾,

且一定要買“大U領”不能只買“圓領”,

大U領的領子比較低很好搭配衣服,

上衣如果喜歡穿領子比較低的才不會露出裡面的發熱衣破壞美感吶(真的很注重美感)

真的太冷的話就穿兩件發熱衣(其實我上半身真的很怕冷所以很常做種蠢事XD)

我姐姐則是有推薦我可以找登山用品品牌出的發熱衣,

聽說效果更厲害噢!

 

還有連帽外套也很好用!

我最常用的四層搭配法通常是:

發熱衣+上衣+連帽外套+大衣外套(如下圖就是這樣穿)

IMG_9750  

層次越多越不容易過風也比較容易把溫度keep住,

一到室內就可以把大衣外套脫掉,

IMG_9746  

吃完火鍋更熱的話直接優雅的脫掉連帽外套,

而不是狼狽的脫掉整件毛衣(心機真的很重

 

多層次搭配除了保暖也比較有造型不會太單調,

像同樣一件小巴黎上衣我穿兩天,

內搭不一樣的單品感覺就不一樣了

IMG_9776

一天內搭星星襯衫,

 

IMG_9788  

一天內搭長板條紋上衣,

可以少帶一件衣服多買好多件新衣服的空間囉!!!!!

 

 

以上就是個人跑韓國日本這兩個寒帶國家的心得給大家簡單參考喲,

畢竟每個人冷熱感受差很多的,

我永遠記得在日本我穿了好多件還是抖個不停但是黑松露連外套都沒穿的那個畫面啊

當然是希望大家身體都很健勇不怕冷不用像我穿這麼多啦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wangchiuchi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